公元前651年,晋献公立骊姬之子奚齐为太子,并嘱托大夫荀息主政,晋献公死后,奚齐继位,骊姬为太后。但谁也没有想到,晋献公死后不到一个月,申生的部下里克就立即发动武装政变,诛杀国君奚齐,典型的尸骨未寒啊,也把太后骊姬里克遂将骊姬鞭杀,骊姬为了她的欲望害死了自己和孩子。
在历史上的骊姬是一个心狠手辣、内心歹毒的一个女人,这样的女人最后结局是**,而后尸体又被剁成了肉酱。不过我倒觉得一个朝代的失败如果仅仅是因为一个女人,那那个国家也太弱了。
晋献公,作为事件的中心人物,自然需要得到“讳”的处理,故整个事件的叙述,只能将焦点转移到骊姬身上,归咎于“红颜祸水”。继续深入骊姬之乱的剖析,从“偏衣金玦”这一细节入手,解读其中所蕴含的帝王心术与权谋。
幽王吓得手足无措,士兵放烟鸣鼓,诸侯因上次受了戏弄,再也无人发兵,城破,幽王死,褒姒被擒,不甘受辱,对众士兵说:“我仇即报,虽死何惜!”逐**而死。
所以,在这场政治斗争中,骊姬只不过是晋献公的一枚棋子,是“废长立幼”事件中的从犯。笔者认为,把“红颜祸水”、“祸国殃民”的帽子扣在她头上,是不恰当的。有荀息辅佐,骊姬之子是有可能成就霸业的 幼主奚齐,被杀时只有十四岁。
文章已关闭评论!
2025-05-08 21:54:33
2025-05-08 21:36:33
2025-05-08 21:18:29
2025-05-08 21:00:20
2025-05-08 20:54:15
2025-05-08 20:18:11
2025-05-08 19:54:56
2025-05-08 19:18:23